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

直擊一蘭拉麵(銅鑼灣店)之實報


7月12日,炎炎夏午排隊食拉麵不是件好差事,但為了再一次食到一蘭既拉麵,還是要忍耐一下了。其實等1小時就可以入坐,進入一蘭店內排隊後便會涼快很多。

選擇味道方面,吃過兩次一蘭,白蔥的味道會比青蔥的來得更甜。
不怕油膩而胃痛的朋友,當然要揀濃味既豬骨湯啦!
油賺度方面,試完覺得揀普通反而好d,因為店方的蒜油和背脂冇日本既香,少d油可以更輕易品嚐到湯頭。

自動販賣機既功能變左睇下幾時有位坐@@

一人雅坐,其實情侶或三五知己來也是可以的,因為實際距離很近:)


濃味豬骨湯拉麵。第一口喝下去,豬骨湯味但醬油略為多下了一點,本來是不應客人吃得出來的,而豬骨湯的甜度真的和日本的差很遠。。。始終日本豬骨和中國或本地的還是有所出入。膠質和濃度也不夠。。。中間的秘制麵豉醬也有一點點出入,豆瓣的味道比原本的多了一點。試真一點,沒有背脂,飲湯底的味道更佳,會比面的為佳。麵質揀硬是明智的決定,爽身又很吸汁,質地算是對版~ 雖然比本港大部分拉麵店味道為佳,但整體來說有點失望,也許是與期待值有出入吧。看來還是要到日本去再吃才可食到那夢幻般的豬骨湯味道。怎樣也好,筆主希望一蘭店方加油,繼續努力和改進,把九州的豬骨湯風味帶來香港!

油膩度選擇了普通,湯的味道會更突出,筆主建議大家選擇。

鹽水溏心蛋
坦白說,雖然有溏心,但筆主覺得蛋overcook了15秒。相比其他拉麵店,實為遜色了一點,而且也不算很鮮甜。不建議點這蛋@@

豬骨湯的稠度像熬制了6-8小時,而非18-24小時的膠質感覺。

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

中西栗子雞

西式的栗子雞是以牛油,乾蔥炒香的栗子,加雞湯浸面煮熟後,
再加忌廉和松露油煮成的.
最後以全牛油煎熟雞胸,吸盡Buerre noisette既味道,嫩而香:)

中式的栗子雞則是先把雞肉醃好~30min.
(頭抽,老抽,鹽,糖,紹酒,生粉,水,雞蛋,油)
以油炒栗子至半熟.
爆熟雞肉後,以麻油爆香薑片,乾蔥.
回雞肉炒,贊酒,加蠔油1大匙,老抽,雞湯,糖2細匙小火炆8分鐘.
最後下蔥粒,麻油並以大火收乾醬汁.